巷尾艺术家

夜色渐渐降临,这是近百年来最寒冷的冬天;街头与巷尾不断穿过形形色色的路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神情慌张,也有的强忍住快要结冰的泪水,但大都伴随着的是冷漠与不知所措。这是战争泛滥的国度,他来到了这座名为华沙的城市,有政治家、商人与科学家,刚逃离纳粹的魔爪使他们很难有彼此的信任。但是不难看出那些人心中仍存的对苏联和德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恐惧与抵触。

没有人会问他从哪里来,他默默地拿出了画板。倚在街头灯光下的一角,战争使他们完全分不清对方的国籍,但是这并不影响艺术家们心中的艺术,他也开始有些不知所措。街头的灯光和着漫天的白雪看似能陪他度过整个夜晚。他甚至有些兴奋,在这样被践踏的焦土上,没有巴黎的红酒和音乐,也没有人会读懂艺术家们内心的世界。

画些什么好呢?他提醒着自己是一位艺术家,同时出于对华沙的喜爱,他开始低下头静静地思考着这座城市。他已经很久没有思考过自己了,便拿出琴来走进巷尾黑暗但温暖的一角演绎这座城市的历史。

破败的街道与行人,炸毁的教堂与政府。这个国家陷入极度的混乱,可是不混乱的国度又有多少呢?他想起了肖邦,可是他没有肖邦那般的情怀足以谱写波兰的民族史。毕竟战争已经结束了,人们恢复了一定的秩序,这是人类文明的伟大时刻,他不慎想起了贝多芬的欢乐颂与英雄交响。可能他是一位不合格的音乐人,相比之下他更热爱作画。但是他仍用着不流畅的德语哼着曲子,企图引起人们的注意。

很多人会提着袋子,不难看出那里有食物即使是在这倾盆的雪景之中。有一位老人一瘸一拐的向他走来,他已分不清这是乞丐或是平民,他继续用那不标准的德语哼着波兰的民谣。

那位老人开始说话了,显然这是一个地道的波兰人,老人看着他却又用很大的声音向路人呼唤着什么,但是艺术家并不懂波兰的语言。路人们开始渐渐地集结在他的周围,他感到自己是个异类;他很清楚这是在一群人中哼着德语的法国人,哪怕他曾是雅利安民族的一份子但是他明确的认识到这是罪行的了结。他试图换成了法语期望有能认识法语的人出现,但是失败了。他们十分尴尬的互相凝视,在雪夜,冷风仍在继续的吹着,仅有的灯光在众人之上也显得昏暗。

接着是不堪入目的暴行,波兰老人大声的呼喊着,他们似乎认为这是个德国佬,如狼似虎般的朝他扑来。艺术家没有办法抵抗这样的人群,甚至怀着救世主般的热诚的心;他静静地坐在地上。有的人没有了面包,有的人拿出一大把钞票却仅能兑换一根火柴,慢慢的没有了秩序。他的琴被两个孩子抢在手心,嘈杂声中甚至会显得有难得的宁静,艺术家放弃了争夺。他时不时地看着自己的画。

人群中出现了不同的语言,那批穿着整齐制服的军人似乎完全不怕这雪夜的寒冷。苏联军人很快出现在巷尾,接着是武器的声音,有男人和女人临死前的呼喊,也有孩子们无助的哭声。艺术家闭上了双眼期待这一场灾难的尽早结束。

……

雪仍在继续飘零,白色的街头出现了一片片红色的区域,哭声渐渐退去。苏联军人也收起了武器,好在伤亡并不是特别严重罢。艺术家打了个寒战,扣紧了漆黑色衣服在那仅有的灯光下格外显眼,他也没有再捡起画板和琴,他也自然没有面包和金。他可能只是来看望肖邦的罢,可是有谁知道呢?

很久以后也没有人再来这里拿回剩下的面包,在那寒冷的冬天,艺术家离开了华沙,他将画板留在了巷尾的灯光下。那是他心爱的作品,有叶卡捷琳娜、腓特烈和拿破仑等人物的画像,那或许不是什么珍贵的礼物,但是画作的遗失也意味着失去了什么,不是吗?

评论
热度(4)

© 落葉滿長安 | Powered by LOFTER